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医学与法学毕业论文选题(医事法学论文题目)
  • 医学与法学参考文献类型(论文注释有几种)
  • 肖建友出任人保寿险总经理
  • 七星关区:推行“3+N”模式加强医保基金监管
  • 济南大学新增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

通知公告

  • 医学与法学版面费是多少
  • 《医学与法学》投稿方式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残障,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(4)

来源:医学与法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18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,围绕一系列具体指标 (包括知识普及率、各类防控、康复促进) 和相应行动,对多个职能部门提出了要求。 无论是前文提到的具体政策中所需要考虑的

,围绕一系列具体指标(包括知识普及率、各类防控、康复促进)和相应行动,对多个职能部门提出了要求。

无论是前文提到的具体政策中所需要考虑的资源分配,还是背后的思路转换,都需要一个异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,而且不同国家和社会在自然禀赋、经济发展、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,在各异的社会传统下寻找适合具体情况的模式,最不可或缺的一环便是保障残障者的充分参与。《公约》这类国际性规范文件只是提供了应然层面的指引,具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现实,还需要一系列政策和社会层面的博弈和互动。


《行动计划》开篇第一句话便是:“残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、家庭幸福,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,做好残疾预防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、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”



这种刻画通常被称为残障的“医学模式”,即将残障主要理解为对健康与正常标准的偏离和贬损。从医生的角度来看,这种理解无可厚非;但从残障研究以及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角度来看,医学模式却遭到了批评,不过这并不是完全否认、拒斥医学判断,而是因为法律和公共政策过于依赖这种医学视角。

图源:Council of Europe官网

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信睿周报 (ID:TheThinker_CITIC),作者:陈博(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),原载于《信睿周报》第77期,原文标题:《从医学模式到社会模式:残障法律与政策的范式转型》,题图来自:视觉中国



[1] 《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》数据。


文章来源:《医学与法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yxyf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8/654.html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上一篇:医学院“四大天王”重新洗牌?协和稳居榜首,
    下一篇:富士康招3747名应届大学生:试用期起薪最高1.5万

    医学与法学投稿 | 医学与法学编辑部| 医学与法学版面费 | 医学与法学论文发表 | 医学与法学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医学与法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